家庭教育

 对于孩子,什么是爱?现在好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爱似乎超出了基本的界限,如何理性地爱孩子,宠爱和溺爱的界限在哪里?爱孩子的同时,如何才能让这份爱不变质,让孩子也懂得去爱去付出呢?许多许多的困惑围绕着我们。

关于宠爱和溺爱的界线,所有家长纠结不已。因为,对于爱的本质,我们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溺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个人成为父母后,在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修复一些自己过往的心理感受。比如,拥有着苦痛童年的家长可能会发誓不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孩子稍受挫折,他们就包办代替;比如,童年有过被抛弃经历的父母,可能会格外恐惧和孩子分离,对孩子寸步不离。

 

溺爱本质是父母的“自怜”心理作祟

健康的宠爱当指父母等对孩子的爱中表达出较多不加掩饰、可感知的疼爱,让孩子在情感和物质生活中品尝比较充分的满足感。这种宠爱与父母清晰表达是非观、界限感可并行,不妨碍必要时对孩子说不。

溺爱则根本就不健康,其核心是放纵和纵容,也就是说对孩子的欲求不加分别,只要有能力满足有求必应,没能力也勉强迎合。

溺爱子女是复杂而常见的人类现象,当下中国尤其是独生子女中不少见。

其背后有两种常见原因,一是父母至少一方有很深的自怜心理,放大在子女身上成为溺爱。二是父母因忙事业等没充分陪伴孩子,就在物质方面实施补偿,深层上也与自怜心理有关。

因此,只有从自怜中走出来,才能帮助父母和孩子认清界限、担当责任、铸造品质、终身成长。

适时拒绝和协商,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其自然的规律。家长的职责是顺应其自然规律,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一个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心灵是舒展满足的。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总是无法得到满足,他的内心深处就会有很强的匮乏感,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被压抑、被扭曲,他就会有受挫和受伤害的感觉,从而变得抑郁、自卑。

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与溺爱不同。孩子的要求有时的确有不合理之处,比如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玩游戏。这时,拒绝也是帮助他们心理成长。如果孩子的要求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要试着好好和孩子商量、谈判,和孩子达成妥协。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从分辨孩子的每一声啼哭开始,他们就已经和孩子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结。他们经常可以静下心来,分析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而不是想当然地替孩子做决定。

他们不害怕自己的孩子经历痛苦、不会武断地把困难挡在门外,因为他们愿意花更多的心思陪伴孩子一起解决困难,获得成长。这样看来,真正的爱,付出的反而更多,溺爱实在是最简便的爱!

真正爱孩子,父母就要经常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相信你的感受!这样,孩子逐渐形成一种自信,使得他们愿意脱离父母的庇护,走向外面的世界。

所以,判断父母理性之爱的最终标准,是它能否帮助孩子发展出一种向外的生长能力,让孩子能够尊重自己的判断、对生活保持好奇和热情,也能够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父母大胆放手,孩子才会有责任心

我们养育孩子,一定要考虑到未来。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是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而有爱心尤其是有责任感并非天生,要在孩子从成年人的教导中学习而来。

孩子两岁之前,家长几乎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怎么爱都不为过,这能为他带来安全感。 三岁以后,孩子就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比如整理自己的床铺、洗自己的小衣服。上学以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跟什么样的朋友玩耍,让他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家长要接受孩子做事时经历困难和失败。孩子到了青春期,有力气和能力了,家长可以鼓励他出去做一些事。

比如,兼职、各种活动。孩子只有在经历痛苦和失败的过程中才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也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家长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替代他做事。

满足孩子,是要在心理上给孩子接纳、尊重、认可和理解,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权利。这是一种负责的爱,也是在培养一个负责任的孩子。

家庭教育早期教育父母课堂
点赞 没用 路过


热点

推荐

订阅

订阅本站信息,我们将每周发送最新信息.

正在加载中......正在加载中...

知识百科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