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6~17 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 19%,而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也就是说,6~17 岁的孩子里,每 5 个里面就有 1 个小胖墩。
而在 1985 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只有大约 1%。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预计 2030 年中国儿童(7~18 岁)的肥胖率将达到 28%,也就是 3 个孩子中可能就有 1 个存在肥胖问题。 肥胖危害多 诱发性早熟,影响成年终身高。肥胖会影响儿童的内分泌和激素水平,骨龄往往大于其生理年龄,可以发现肥胖儿童较同龄人身高更高,肥胖可能是性发育提前的原因之一。而提前发育又会促进脂肪的堆积,使其体重不断增加,导致身高增长效率降低,且有研究证实,肥胖儿童血清生长激素分泌及释放减少,且肥胖越严重, 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越低,影响最终成年身高。 多种疾病风险概率增加。较正常儿童相比,多种疾病风险均有所增加。 影响心理健康。一项关于儿童肥胖与抑郁症有关的荟萃分析,肥胖儿童的抑郁症患病率为10.4%。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肥胖儿童患抑郁症的几率高1.32倍。与正常体重的女性儿童相比,肥胖女性儿童患抑郁症的几率高1.44倍。就肥胖而言,带给孩子的精神压力不容忽视。 小时候胖成年很难瘦下来 儿童肥胖影响成年期肥胖。有报道,6 岁以前肥胖的儿童,大约有25%可能成为成年肥胖,当肥胖持续到青春期时,成年胖的危险性就增加到75%。因此,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 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88% 的肥胖孩子成年后可能会继续肥胖。也就是说,10个胖小孩,近9个成年后都会继续肥胖! 儿童期肥胖的孩子都喜欢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相对的,饮食习惯不太健康。此外,体质量过大,所以肥胖的孩子走路、跑步等运动对关节的负担较大,容易受伤。这也使得他们不太喜欢运动,更容易变得更胖。 儿童期是培养和塑造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期。如果等到孩子长大了,才想着减肥,难度会大幅度增加。 如何判断孩子是肥胖/超重 临床上,最常用于判断孩子肥胖的方法是体质指数(BMI)法。 如何预防/干预孩子肥胖? 育高儿科提醒:孩子减肥必须让整个家庭参与进来,包括全家人的饮食习惯、活动习惯以及睡眠习惯。肥胖/超重孩子还可以就诊育高儿科,由我们的医生给孩子制定食谱和运动计划。 重视儿童体格生长监测 育高儿科建议:家长定期测量孩子儿童身高、体重,学会BMI计算方法,监测孩子的BMI增长趋势,尤其对体重增长过快和超重肥胖的儿童,可采取家庭监测和育高儿科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1~3个月监测1次体重和身高。 正确饮食,不可盲目节食 减肥对于儿童来说需要谨慎进行,因为儿童需要足够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如果孩子需要控制体重,应该避免采用极端的节食或限制某种特定的食物。 营养均衡、全面。多样化的饮食可以提供孩子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孩子每天应吃够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周以上。 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观念。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去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食材,并告诉他们每种食物的利弊。家长还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做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帮助他们逐渐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让孩子活跃起来,坚持锻炼 每天至少动一小时。除了学习,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可以先从一些轻松活动开始,比如散步、拉伸、瑜伽等等,慢慢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体重较大的孩子可以先从调整饮食、低强度运动开始)。 可以选择慢跑、跳绳、跳操、爬楼梯、开合跳、羽毛球等有氧运动。每天运动至少30~60分钟,练二休一或者练三休一,每周累计运动天数至少达到3天,达到中等强度,才能有较好的减肥效果。 保持充足、规律、高质量的睡眠 睡眠不足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需要,每天应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睡前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平板等,这些设备会刺激大脑。育高儿科提醒:孩子在减肥期间需要保持充足、规律、高质量的睡眠。 保持心理健康 针对已经发胖的人群和孩子,除了调整其害羞、孤独的心理外,还应不断鼓励和支持他们,给予更多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这有助于控制体重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 ✦✦ ✦ 参考文献: [1]. 夏燕琼,林惠芳.儿童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J].江苏卫生保健,2022,(10):37. [2].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05):321-339.DOI:10.16506/j.1009-6639.2022.05.001. [3]. 王慧,郭丽丽,梁虹,等. 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伴身高略矮的关系[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7):1304-1305. [4].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informacion-de-la-salud/control-de-peso/ayudar-su-hijo-controlar-exceso-peso [5]. Freedman, D. S. et al., (2018). Tracking and Variability in Childhood Levels of BMI: The Bogalusa Heart Study. Obesity (Silver Spring, Md.), 26(7), 1197–1202. [6]. https://zh.wikihow.com/ [7]. Is obesit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childre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rch Dis Child. 2019 Jan;104(1):64-74.
点赞 | 没用 | 路过 |
上一篇:万孚流感抗原检测试纸下一篇:给宝宝戴围巾的错误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