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教育

导语:孩子犯错了,怎么办?批评呗。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做法,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还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事实上,简单的六个问题,就能让孩子自己知道对错。

第一个问题  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许多父母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以自己的思维下判断,

“一定是你不乖,才会遇到这种情况。”

“一定是你先打小民,他才会打你。”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只是藉由自己的判断有可能会有盲点,也很有可能冤枉孩子,这时候要让孩子有机会说话、说说事情的真实面貌,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解释而更甘心认错,这时候也是在训练他的叙述能力,让他能清楚表达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个问题   你的感觉是什么

当孩子说出事情经过是事实,他也能藉由叙述去思考事情经过,

在叙述的过程中也明白症结点在哪里,这时候问问第二个问题就能让孩子抒发情绪,

因为他自己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问题与给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他的感觉,要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说出自己的委屈。

第三个问题  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以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引导他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各种点子,不管事合理的、不合理的、荒谬的、可笑的、无聊的、恶心的、幼稚的……

其实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用、疯狂的想法,而且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当你们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可以问问他…

第四个问题  这些方法会有怎样的后果

当脑力激荡告一段落,孩子的情绪平复、也疯狂地提出了想法,

这时候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

这时候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不要说教和急着给予判断,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第五个问题   那你决定怎么做

撇开成人的想法,孩子有可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

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专家建议:这时候大人最重要的是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了他的决定,然后又告诉他的决定不能这么做,那孩子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而且,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难能可贵的教训。

第六个问题  结果怎样?事情是不是想你想的那样呢

也可以问他“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强迫他去思考下次遇到同样状况该如何因应,并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与行为,并做出正确决定,也学着放手让他承担责任与后果。

这样练习了几次,以后遇到问题孩子会去思考前因后果,并想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家庭教育早期教育行为习惯
点赞 没用 路过


热点

推荐

订阅

订阅本站信息,我们将每周发送最新信息.

正在加载中......正在加载中...

知识百科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