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知识

早产的定义

  早产是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不少发达国家采用妊娠满22周,也有早一些采用24足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沿用WHO上个世纪60年代的定义,即妊娠满28周至37周前胎儿娩出称为早产。早产发生率为5%~12%,在所有妊娠并发症中发生率是最高的。发生率的不同一方面由于早产下限界定的不同还有地域和种族之间的差异,如美国黑人早产发生率高于白人,澳洲亚裔的早产发生率地域其他人种。我国报告的发生率在5~8%之间。

早产的分类

  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导致的早产和治疗性早产三种。治疗性早产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不得不在37周前终止妊娠者。各类早产约占1∕3,依据早产的分娩孕周,又将早产分为极早早产、早期早产、中度早产和晚期早产。22-27+6周为极早早产(Extremepretermbirth),约占5%,28-31+6周为早期早产(Earlypretermbirth),约占15%;32~33+6周为中度早产(Moderatepretermbirth)约占20%;34~36+6周为晚期早产(latepretermbirth)约占60%~70%。不同孕周的早产对早产儿的危害不同,脑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早产儿疾患随着孕周的增加显著下降。

引起早产的原因

孕妇方面
  生殖系统的异常(例如双角子宫、子宫颈长度过短、纵隔子宫)、子宫颈松弛、子宫肌瘤等。
  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病毒性肺炎、高热、风疹等急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无症状菌尿等慢性疾病。
  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吸烟、吸毒、酒精中毒、重度营养不良。
  其他,如长途旅行、气候变换、居住高原地带、家庭迁移、情绪剧烈波动等精神体力负担;腹部直接撞击、创伤、性交或手术操作刺激等。
胎儿胎盘方面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期剥离。
  羊水过多或过少、多胎妊娠。
  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胎位异常,如横产,尤其头朝上、脚朝下的情况,容易在未出现生产征兆之前破水,故可能早产。
  人工生殖与多胎妊娠,如双胞胎因子宫胀大很快,容易早产。
  遗传或染色体异常问题,如受精卵的异常。若情况严重,将导致流产,轻度的话,则早产。有时也可能产生胎儿畸形化的足月产。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胎儿子宫内生长迟滞。

早产的征兆

  如果你在孕中期、孕晚期(37周以前)出现以下任何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分泌物性状发生改变,性状改变指分泌物变成水样、粘液状或带血色(即使仅仅是粉红色或淡淡的血迹)。
  出现阴道流血或点滴出血。
  腹部疼痛,类似月经期样的痛,或者1小时内宫缩超过4次(即使是宫缩时没有疼痛的感觉)。
  盆底部位有逐渐增加的压迫感(你的宝宝向下压迫的感觉)。
  腰背部疼痛,特别是在你以前没有腰背部疼痛史的情况下。
哪些孕妈妈易早产
  怀孕时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
  孕前体重过轻;
  怀孕时体重超过80公斤;
  怀孕间隔太密(一般是指产后半年内再孕)
  曾发生过早产、早发阵痛、妊娠早期或中期流产;
  曾罹患肾盂肾炎;
  曾有“子宫颈闭锁不全”的现象;
  曾有不良的产科病史。

早产的高危因素

  1.前次早产史和或晚期流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早产再发风险是没有早产史孕妇的孕妇6~8倍。
  2.宫颈手术史及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LEEP术后、反复人工流产扩张宫颈、子宫畸形等病史者早产风险增加。孕妇有宫颈机能不全,或妊娠期14-28周,宫颈长度<30mm者,早产和晚期流产率增加。
  3.多胎妊娠,一般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0%,三胎为75%。
  4.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等。
  5.泌尿系统感染、无症状菌尿。
  6.全身感染性疾病。
  7.阴道出血。
  8.羊水过多/过少者。
  9.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者。
  10.孕妇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哮喘等。
  11.有不良嗜好者如吸烟酗酒或吸毒者。
  12.孕妇<18岁或>35岁。
  13.体重指数<19,营养状况差,每周站立时间>40h/周。
  14.反复出现规则宫缩,如宫缩≥4次/h。
  15.妊娠22-34周,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阳性者。
  16.其他因素:如未常规孕期保健、流动人口等。

预防早产的方法

孕前保健
  提前补充含有叶酸的微量元素,合理营养,尽量避免低龄或高龄妊娠(如<18岁或>35岁);戒掉不良嗜好,如吸烟等;完成疫苗接种如风疹、乙肝疫苗;防治生殖道感染,如有内科疾病进行相关的咨询和处理。避免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
孕期保健
  精确核对孕周,可以通过早孕期超声检查确定胎龄,了解早产高危因素,避免长时间站立和工作时间过长,在保健中及时发现新出现的早产高危因素并及时处理,如监测宫缩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宫缩、监测宫颈长度、诊治生殖道炎症等。

预防早产引起早产的原因早产的高危因素
点赞 没用 路过
上一篇:备皮
下一篇:插尿管


热点

推荐

订阅

订阅本站信息,我们将每周发送最新信息.

正在加载中......正在加载中...

知识百科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