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来挂菖蒲,赛龙舟喝雄黄酒、五毒饼还有咸鸭蛋,端阳端午五月五!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来历传说很多,我们过端午节不但要传承习俗,更要记住这些关于端午节传说故事……
屈原投江
端午节,我们纪念屈原,在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学习研究、教育引领,直到现在依旧生生不息……纪念屈原也是我们的民俗文化,我们中国人在端午节这天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外,还要不纪念屈原!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屈原到了江边,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
渔夫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夫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浑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小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原投河殉国的说法,流行数百年,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常识,它一次次地激励着中国人的爱国热肠。屈原之死,他的爱国、人格、气质个性一文,否定“屈原殉国”。现在楚辞学界似乎已无人再持此说,而在其他文化领域和普通群众中,屈原殉国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屈原殉国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是个坚毅的抗秦勇士,但屈赋里没有批判暴秦的内容。屈赋的主要内容是颂扬“耿直”的人格,谴斥楚王的昏庸,批判朝廷里“众人”的贪婪“溷浊”,以及自己与他们势不两立的态势。
屈原自沉原因,屈赋说得很清楚。《离骚》写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坚持人格的“清白”、耿“直”,不愿妥协从俗,是屈赋的主旋律。在《离骚》等作品中,诗人借用“芳草”、“美人”、“好修”、“信洁”等形象言辞,反复强调人格美的可贵可爱,反复强调对它要有坚定不渝的贞操。
屈原的绝命词《怀沙》,丝毫没有亡国形势的逼迫,没有殉国的迹象。《怀沙》写明自己有赴死的意向,赴死的理由不是殉国,而是殉自己高洁的心志。屈赋中没有殉国的内容,汉代人也没有屈原殉国的说法。汉代人对屈原的赞颂都集中于他的人格高洁。刘安赞扬屈原“志洁”、“行廉”,贾谊《吊屈原赋》也是“高其志”,司马迁《屈原列传》说屈原感动他的是“其志”、“其为人”,王充颂扬屈原“洁白”,王逸颂扬屈原“清白”。
至于屈原投河原因,王逸说得很清楚:“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 “屈原殉国说”始于南宋的朱熹,他在《楚辞集注》里说,屈原“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
南宋仅据半壁江山,亡国威胁时时存在,爱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道德。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时代背景,使朱熹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殉国说”。朱熹是大名人,“殉国说”虽然持之无故,却合乎情理。从此以后,“屈原殉国说”很快就取代汉代人的“殉志说”,并得到后人的臆测性补充,愈说愈丰满感人,愈来愈成为毋庸置疑的“常识”。
“屈原殉国说”富有教育意义,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它是没有根据的臆说。这件事也向史学工作者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历史真实与现实意义应该如何摆平?为了突出“善”与“美”,能不能牺牲“真”?
点赞 | 没用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