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性格生来有不同吗?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就是天使宝宝,我家宝宝这么闹呢?是天生如此还是跟我养孩子方式有关系? 如宝宝天生有不同,我们又该如何跟不同类型的宝宝沟通?这篇回答会重点从婴儿的气质类型出发,解答养育者心中的关于小婴儿性格的困惑,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天生与后天孰轻孰重?
孩子天生基因和后天环境的作用孰轻孰重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话题。发展心理学中早期分为三大派系,Organism, Mechanism 还有 Contextualism。 Organism强调孩子作为一个高等动物的自主能动性,著名的早期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观察自己的三个孩子的成长写出了发展心理学的第一本著作,就是这一流派;Mechanism把孩子比做一个机器,所以强调家长的管教的作用,经典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这个流派。Contextualism强调的是外在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压力等一层层的内外环境对于家长的养育方式和孩子的成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焦点问题比如会是同样的养育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作用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也在更新迭代,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者属于dynamic 系统(Granic & Hollenstein, 2007),就是把孩子的成长看成一个发展变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环境之间,孩子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时时的变化着的相互作用。
孩子天生不同吗?
随着20年来的不断研究,研究者们发现有些婴儿的确比其他婴儿更为敏感,更难对付,脾气也更差,而有一些会比较温柔可爱。每个婴儿,都是一个拥有语言、感受的独特个体。在孩子出生后的3-5天,孩子因为环境和养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性格 婴儿,形成自己的气质类型。气质类型不单单是遗传基因,还有在婴儿出生的头几天,养育者如何与ta互动,影响着婴儿的气质类型在某些维度的不同(Stern & Karraker, 1989; Vogel et al., 1991)。这个气质类型在孩子2岁之前,都可能会随着养育方式,童年体验而稍加变化,但是在2岁以后,至成人阶段,这个气质类型会相对稳定。但是并不是说气质类型决定了一切,只是孩子的气质类型在家长养育方式、环境等因素与孩子自身成长之间会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
最早着手研究婴儿气质类型的是叫做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的研究者(Thomas & Chess,1977)。他们在1956年追踪了从婴儿期到成年的114名被试者,发现婴儿的气质类型能够调节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同时父母的养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气质类型有影响。这个研究开始引起了大量的研究者对于婴儿气质类型的研究,研究者通过对父母的访谈,把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描述分为了九个维度(请看下表),某些特征归类以后,总结成三类:
Easy child (容易型): 婴儿能很快的适应环境,比较容易接近陌生人,比较容易被安慰,稳定,积极,友好,喜悦为主导。容易被人关爱。
Slow-to-warm-up child(慢热儿童):不活跃,清晰消极,比较安静性格 婴儿,对环境的刺激反应较弱,温和,适应性不强,适应新的环境需要抚爱和教育。
Difficult child (困难型): 无法预测,没有规律,情绪也不稳定,不太容易接受被安慰,对新的环境不容易适应,比较容易激动,退缩;注意力分散,比较容易分心。
从托马斯的研究中,还有35%的孩子无法归类,属于三种气质特点的不同组合。
后来,另一位研究者 Mary Rothbart 提出了另一个模型(Rothbart, Ahadi & Evans, 2000)。它把Thomas 和 Chess的研究中重叠的维度加以合并,Rothbart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孩子出了在气质类型上有不同,他们在调节自己的气质类型上也存在差异,这个维度叫做努力控制(Effortful control)。
来源:(Thomas & Chess,1977) (Rothbart, Ahadi &Evans,2000)
不过这两位的研究让人感觉也不能很好的概括所有的宝宝,还有一位有长期育儿经验的育婴师 Tracy Hogg (The Secret of Baby Whisper),她接触过上千位宝宝,立足于医学和经验,总结出了5种气质类型:天使型,模范型,易怒型,活跃型和暴躁型。在Hogg提供的测评气质类型问卷中,我们看到也同样涉及了以上的几类维度,并且把这些维度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中,让妈妈们能更加具体的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类型。五种类型的大致特征如下:
下面这个测试表,建议由两个照料者来分别填写,看看你的宝宝属于哪种类型吧:
那每种类型的宝宝的需求,照料中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天使型:这种宝宝是最容易适应日常规律作息,平时乐乐呵呵,温柔和顺的宝宝。此类宝宝通常在第二个月就可能睡整觉。
模范型:这类宝宝比较容易被调整成规范的作息。妈妈们一定要观察孩子,然后制定好日常作息的计划,这类孩子就会按规律执行。注意妈妈们一定要善始善终,制定了计划,虽然计划一定会跟随着每天的状态会有所调整,但是还是请尽量遵循计划进行。模范型的宝宝一般到6-7个月,就大概能睡整觉了。
易怒型:这类宝宝会比较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影响。他们喜欢可以预见到的生活。所以当给宝宝的作息规律越强,宝宝越会早早安睡。在10周之前,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宝宝,发现他们的所给出的暗示,分辨这些暗示。如果没有注意到ta发出的暗示,比如饿了,困了,妈妈很久才反应过来具体是因为什么,那这类宝宝可能会瞬间大哭,而且特别不容易哄好。对于这类宝宝,妈妈们可能更加多的告诉ta,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边说再做,今天我们的安排是什么,如果会有客人突然来,打破了ta的作息规律,ta也会惊恐,并不容易被哄好。所以要注意不要因为客人的原因影响到宝宝的作息。
活跃型:主见型,不会接受你的安排。你需要观察ta给出的暗示,然后再慢慢引导。这类宝宝会告诉妈妈,哪些做法我接受,哪些我不接受。这类宝宝比较不容易睡太久,特别是白天的小觉,他们会害怕错过什么精彩的事情。这类宝宝会很大声的告诉妈妈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比如你会发现他有他自己喜欢的姿势喝奶,如何抱奶瓶,或者如何躺在妈妈怀里,ta自己会安排好,我们要更多的尊重ta的主见,然后以ta喜欢的方式引导成规律的作息。比如ta会通过含着奶头睡着来暗示妈妈,其实这个喂奶时间可以延后,我还想睡。那妈妈就可以调整喂奶时间。
暴躁型:对于这类宝宝,很少有事情会比较符合他们的心意。所以他们不喜欢提前规划。但是我们还是依然要有规划,并且让他们知道接下来我们会干什么,才会比较容易让这类宝宝好一些。这类宝宝你大概经常怀疑是不是有肠绞痛,就是嗷嗷哭,没有预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在刚开始可能会失去信心,觉得难以应对。但是请妈妈们坚持,坚持把日常计划贯彻到底,在需要睡觉的时间,早早把孩子放在床上,远离令他紧张兴奋的环境,相信ta会好好安睡。
孩子的气质类型有遗传基因的作用,比如同卵双胞胎就比异卵双胞胎更相似(Caspi, 1998;Saudino & Cherny, 2001)。比如中国和日本的婴儿比白人的婴儿会表现得不太活跃,比较容易安抚(Kagan et al., 1994)。母亲的互动方式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亚洲的母亲会以更加轻柔的方式与婴儿互动,而白人妈妈可能会用更加活跃的语言,比较大幅度刺激大一些的方式互动(Rothbaum et al., 2000a)。性别也会有影响,比如男婴儿会更活跃一些,女婴儿可能比较焦虑胆小(Gartsein & Rothbart,2003)。
气质类型在日后是否延续,往往受到生理基础,养育方式还有孩子的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关联。孩子在2岁半,3岁之前,孩子的很多方面会发生变化。比如通过规律的作息达到生理上的舒适,并且通过共情,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并学会自我控制情绪,易怒型的宝宝可能会由开始的爱哭,变得安静而满足。所以做长期的预测,还是要等孩子3岁左右会比较有意义(Caspi,1998)。
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不会从一个极端转变成另一个极端。家长们无需焦虑,通过得力、耐心的养育,易怒型暴躁型的孩子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Warren & Simmens,2005)。只要我们家长多多学习正确的引导方式,善于观察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共情,相信不管哪种类型的宝宝,将来都会有自己的一片幸福天地。
参考
Caspi, A.(1998).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In N. Eisenberg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pp.311-388). New York: Wiley.
Granic. I., & Hollenstein T., 2003. Dynamic systems methods for model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5, 641-669. DOI: 10.1017.S0954579403000324
Gartstein, M.A., & Rothbart, M.K., (2003). Studying infant temperament via the revised 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6, 64-86.
Kagan, J., Arcus, D., Snidman, N., Feng, W.Y. Hendler, J., & Greene, S. (1994). Reactivity in infants: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 342-345.
Stern, M., & Karraker, K.H.(1989).Sex stereotyping of infants: A review of gender labeling studies. Sex Roles, 20, 501-522.
Thomas, A., & Chess, S.(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Mazel.
Vogel, D.A.,Lake, M.A., Evans, S., & Karrader, H. (1991). Children’s and adults’ sex-stereotyped perceptions of infants. Sex Roles, 24, 605-616.
Rothbart, M.K., & Ahadi, S.A., & Evans, D.E.(2000).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Origins and outco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122-135.
Rothbaum, F., Pott, M., Azuma, H., Miyake, K., & Weisz, J.(2000a).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aths of symbiotic harmony and generative tension. Child Development, 71, 1121-1142.
Saudino, K. J., & Cherny, S.S. (2001). Sources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observed temperament. In R. N. Emde & J.K. Hewitt(Eds), Infancy to early childhood: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developmental change (pp. 89-11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rren, S.L., & Simmens, S. J. (2005). Predicting toddler anxiety/depressive symptoms: Effects of caregiver sensitivity of temperamentally vulnerable children.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6, 40-55.
李沿颖,刘文,1~3岁婴儿气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2011
「大家好,我是鸽子,和一双儿女共同成长的幸运妈妈,也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罗切斯特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研究者,目前专注心理学对于育儿、家庭、婚姻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和你的小孩是我的初心。初来知乎,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帮助的内容,请大家多多关照。;)」
点赞 | 没用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