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生孩子容易,教孩子难。
的确,孩子的教育实在是门精深的学问。他的精深不在于要多么的知识渊博,而在于孩子是有自己思想的个体。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对于孩子各方面的了解就是一个莫大的事情。就比如说,这又到一年的开学季。很多小宝贝儿都入园了,也有一些宝贝升到小学了。当孩子与孩子玩耍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仅仅是孩子打架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例如,当孩子被人欺负了,到底该不该还手?教他告诉老师?还是教他委曲求全?孩子挨了打,到底要不要还手?不还?下次孩子还是吃亏怎么办?会不会形成软弱无能的性格?还手?是不是灌输孩子暴力思想?以暴制暴合适吗……
竟然那么复杂,我们何不一起来看看这些事例:
01、有人打我,我怎么办?
上周末,孩子和邻居小男孩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场玩耍,两个孩子刚见面,小男孩就“啪”的一巴掌打了孩子一下。
我们马上蹲下,问他有没有事。
小男孩的妈妈看到后,立刻批评小男孩:“你刚才打了桐桐,这是不对的,不礼貌的,不是男子汉的做法。”然后又转向我们的孩子,拉住孩子的手说:“阿姨已经批评了琪琪,他比你小,不懂事,你不要生气,好吗?”
我们担心地看着孩子,怕他忍不住大哭起来。然而,他却一转身就奔向滑滑梯去了,小男孩也跟着去了,两个人好像什么都发生过一样,愉快地玩了一下午。
晚上回去后, 我们还是在一直担心,这会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让孩子变得懦弱、胆怯?
于是我们认真地又问了他:“今天小弟弟打你了一下,你生气吗?”
“不生气呀。他打的一点也不疼。”
我们彻底松了口气。原来孩子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就谈不上任何不良影响了。
可见,孩子被打,他自己也许根本就不在意,更谈不上伤害。
02、有人打你,你要不要打回去?
曾在网上看到过不少妈妈吐槽,遇到熊家长的无奈经历:
明明是孩子之间抢玩具,可是两位妈妈却为此大打出手;
明明是自己家的孩子先动手打人,却在别人家的孩子回打之后,破口大骂别人家的孩子没教养、全家都没教养;
还有的家长更是在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之后,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些都是错误的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当孩子被欺负时,我们自己该怎么办?
1. 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及时给予安抚与保护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但可能会被那个孩子吓了一跳,更可能被对方家长突然来袭的粗暴式介入所吓到。这时,安抚并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到言语的攻击,是最重要的。
因为孩子之间这点琐事对他们或许根本不重要,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也许他们下一秒便忘得一干二净了。
2. 与对方家长沟通,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可以尝试和对方家长协商,双方家长保持平静,让孩子之间好好沟通,看看孩子能不能自己解决矛盾。
如果不能,家长再给出一点建议,以和为贵,不给孩子造成一种恐怖的、严肃的气氛。
3. 事后问问孩子的感受
不管怎样,晚上吃饭时,或睡前,可以再问问孩子,白天所发生的事,他是怎么理解的,如果孩子三言两语略过,说明他可能根本不在意这件事,也就是说,这件事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心理影响。
但如果孩子吞吞吐吐,眼里藏着泪花,那真的需要和孩子好好聊一下,解开他的心结。
4. 遇到熊家长鼻祖,走为上策
如果你的微笑和努力沟通根本无法让对方家长停止不文明的谩骂行为,那你一定是遇上熊家长鼻祖了。这时,走为上策,不要再在对方身上浪费一分钟时间。
如果遇到一些情绪失控甚至有过份行为的家长,可报警。
为了下一代,我们更应该从自我做起,拒绝暴力,学会沟通,注重文明。
5. 孩子回打了,不要马上指责他,讲道理
当孩子在被打之后,如果他狠狠地回打了对方的孩子。有的家长可能碍于面子,马上严肃地指责自己的孩子:「你这孩子,怎么可以打人。」
其实这对于孩子的内心来说,会觉得很委屈,很受伤。因为在他小小的世界里,明明是别人先打了我,为什么我的妈妈不帮我,反而还要骂我。
这样的隐形伤害,其实远比孩子被打还严重。
孩子回打后,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其实这恰恰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好机会。
在孩子回打之后,作为双方家长,首先应互相道歉,然后表示谅解与宽容。
孩子通过观察家长的行为就可以明白:拳头不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式。这样,在以后遇到同样的情景时,孩子也会以家长的行为为榜样,效仿大人“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03、大人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一位家长对孩子被打的态度则是非常坚决:打回去,被欺负要有反击。因为他认为:"大人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也许有人不同意他这种做法,认为这是教小孩使用暴力。究竟是教小孩“以暴抗暴”,还是教小孩“文明礼貌”?
这位爸爸认为,几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暴力呢?有小孩推你,你还手推他,有小孩踢你,你还踢之,伤不了的。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总之要回击。有人侵犯你,你不还手,委曲求全,小孩子就容易陷入不安和郁闷的境地。
如果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冒犯,当时当地就予以还击,既可以凭实力与同伴建立平等的关系,又在当下就宣泄了坏情绪,保证心理健康。
说的也有道理。父母不可能陪伴小孩一辈子,老师不可能时刻在小孩身边,小孩子遭遇人际方面的麻烦,迟早得自己去应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人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最后小编想说:要想孩子不遭遇“被打”这种暴力事件,首先还得让自己的宝宝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关键的。
点赞 | 没用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