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的爸爸妈妈而言,在宝宝的护理上总是会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亟待解决。因为它们与宝宝的身体健康是紧密相连的。
说到这,就要进入咱们的今天要说的主题,那就是宝宝盗汗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很普遍的,所以也是咱们家长容易忽略的。
一般而言,出现盗汗情况的宝宝相较其他宝宝发育较差,脾虚易感,同时可能还伴有厌食、头发稀疏、经常感冒等症状……那么孩子盗汗是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1、喂养及护理不当:
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的被子过厚也会引起多汗。为此宝宝晚间不宜过饱,穿衣盖被要适当。
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导致高热的因素。例如宝宝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2、缺钙:
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如果在盗汗的同时还伴有枕秃、囟门闭合延迟、X形腿、串珠肋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3岁以下宝宝较常见。
3、疾病:
宝宝患病后期、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往往盗汗,这是因为体质虚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有以下病症会引起盗汗:
(1)结核:
宝宝患了结核病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光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佝偻病:
患佝偻病的宝宝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因此,要及时让宝宝补充钙和维生素D。
(3)低血糖:
如果宝宝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时可给宝宝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4)宝宝患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
总的来说,宝宝盗汗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怎么预防小儿盗汗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
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
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
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温馨提示:
孩子一睡觉就浑身大汗,醒来还浸湿了床褥,这就是小儿盗汗,需要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增强宝宝体质哦。
点赞 | 没用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