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看到标题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很诧异,冬天的太阳有那么毒吗?宝宝竟然会中暑?一般中暑不都是在炎热的夏季吗?但是,小编要告诉各位的是,事实确实如此,而且,在冬季发生婴儿中暑的事件还不少哦~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小编觉得还是得从这个“若要小儿安,需有三分饥和寒”这个育儿观理念被误解开始。因为很多妈妈爸爸认为这是对宝宝的残忍。于是,一到冬天,父母惟恐孩子着凉,在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空调、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等,加之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这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里,体温会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冬季“中暑”。
冬季“中暑”症状
这种严寒里婴儿发生的“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婴儿闷热综合症,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有较典型的临床特点:
病情来势汹汹,好发于冬春的寒冷季节,都有厚衣和被褥闷热的病史;
发热初起时,即为高热,体温可以高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
大汗后则体温不升,哭声低弱,反应差,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可导致严重的大脑受损,若不及时抢救,甚至危及生命。
据有关资料统计,婴儿闷热综合症的死亡率为17%-30%,大约12%的病儿以后会发生脑性瘫痪、智力落后和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婴儿冬季“中暑”原因
在寒冷季节,为什么婴儿会中暑呢?这是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热功能弱,而且反应能力较差,当他们被包裹得过暖时,不能挣扎和摆脱捂热的不利环境,当被窝内温度超过34℃时,婴儿会发生高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恶果。
寒冷冬季适度穿衣
隆冬时节,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要讲科学性,不宜过暖,因为后者的危害性有时会更大。
首先,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
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的父母给宝宝增减衣服,原则上以小宝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
如宝宝行为异常,或者脸上有汗,体温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该松开包裹或者减少衣服。如孩子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
穿多少适宜呢?
一般情况下,比正常健康成人,幼儿多一件相当于毛衣厚度的衣服就够了,要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给孩子上身穿很多衣服;而下面只穿两条单薄的裤子,这是不合理的。另外,鞋袜要宽松些,否则,有碍足部血液循环和保暖,会导致冻疮的发生。
更需提醒的是:“防受凉,穿要宁多勿少”是不科学的传统观念,这不仅引起小宝宝“中暑”,还会减弱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改变,导致抵抗力下降,以至于常常感冒发烧。
相反“若要小儿安,需有三分饥和寒”是正确的育儿经验,在日本,家长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抗寒能力,从小进行冷空气浴锻炼,即是严冬也不放弃。着衣服很少,这些孩子体格健壮,很少生病。
到了冬季,把丝巾蒙在宝宝脸上,是有害无益的。婴儿脑组织生长发育迅速,对缺氧特别敏感,一般成年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5%左右,而小孩却占50%以上,婴幼儿则更多,丝巾虽然很薄,但很细密,透气性能差,若长时间用丝巾蒙着,巾内会形成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滞留的小天地,显然不利于婴儿脑发育。
有研究表明:出生后1-2年,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保障脑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育起关键性的影响。同时,由于丝巾吸湿性能差,孩子出汗、呼吸排出的水气不容易透过,时间长了,必然给宝宝细嫩皮肤带来不良刺激,引起孩子脸部红肿、瘙痒、荨麻疹块,甚至哮喘等过敏反应。
婴儿冬季“中暑”紧急应对措施
万一发生了“婴儿闷热综合症”,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刻掀开患儿的被子,将孩子抱到空气新鲜处,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同时不要忘记拨动医疗求救电话。
病情较轻的,可更换患儿的湿衣服,擦干汗水,体温不高者,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体温过高者,要适当松解衣被,减少包裹,并用温水擦浴,头部冷敷,但禁止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会使得患儿出汗更多,加重脱水,使得病情恶化。
如果病情较重,有条件者应该立刻给予吸氧,呼吸停止者,应该立刻疏通呼吸道,及时口对口人工呼吸。
急需送医院的,还需注意在途中不要把头部捂盖过严,以免再次发生缺氧窒息。
点赞 | 没用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