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护理

宝宝护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发烧。宝宝发烧是小儿的常见病之一,所以关于如何治理的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当然,在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8.5摄氏度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建议家长对宝宝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其中,物理降温方法的要领很多父母应该都是知道的。

但是,近来一则新闻爆料: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居然因为采用了物理降温法的“酒精擦身”而酒精中毒,这个小宝宝差点丧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宝宝白酒擦身酒精中毒

据介绍,8个月大的琪琪(化名)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时,体温最高达到了40℃。当时孩子出现了面色青灰、精神萎靡、皮肤花斑、血压低等症状。医生询问家人得知,孩子曾擦拭了大量白酒,医生诊断孩子系急性酒精中毒。

琪琪的母亲秦女士告诉医生,事发当晚,已持续发烧两天的孩子还是没退烧,她曾经听说过一种治疗孩子发烧的“土方”——用酒精可以快速降温,与一些退烧药比还没副作用。于是,丈夫拿出家里的一瓶白酒,用手帕蘸着酒在孩子全身擦拭。“当时擦了还是感觉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了。”秦女士说,眼看有了效果,于是他们又给孩子擦了一遍,半个小时后500毫升的白酒就用去了半瓶。

不料孩子逐渐出现嗜睡症状,而且体温也开始升高到40℃。家人见势不对,当即将其送到西南医院急诊,结果检查发现是酒精中毒。虽然孩子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秦女士一家人被吓得不轻。

物理降温不当适得其反

“我们只是用白酒给孩子擦身体,又没给他喝,怎么就中毒了?”事后,秦女士既难过又纳闷。

医生解释说,皮肤黏膜同样可以吸收酒精和药物。和口服与注射比较,虽然其吸收能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婴幼儿药物中毒剂量低,皮肤黏膜面积相对较成人柔嫩,吸收作用相对较强,琪琪用的白酒酒精浓度较高,用量过大,擦浴方法不规范,擦浴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过量酒精从皮肤吸收入血液,引起急性酒精中毒。

过去民间非常流行用酒精擦宝宝身体的方法,来快速降温。酒精蒸发时确实能使皮肤凉下来,但因为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了,反而会有反作用,甚至出现皮肤红疹等。

支招

酒精降温需稀释

前胸腹部和后颈莫擦

医生说,一些人对物理降温方法一知半解,反而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家长非要用这种方法,正确的酒精擦浴方法是用70%酒精(或60度左右的白酒)加水1倍以上进行稀释。擦浴前先在患儿头部放冷湿毛巾,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因擦浴后表皮血管收缩。

在足部放一热水袋,可促进擦浴效果,并使患儿有舒适感。

然后脱去宝宝的一侧上衣,露出一条胳膊,用纱布或手帕浸蘸配好的酒精拧至半干后,从脖子的外侧向下擦拭至手背,再从腋下擦拭至手心。

擦完一侧后给患儿穿好这侧衣袖,再按同样方法擦拭另一条胳膊,用同样的方法擦拭下肢。

擦后背时要避开后颈从脖子下开始擦拭后背,擦完后给患儿穿好上衣,前胸和后颈都不用擦拭。一般四肢及后背擦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为20分钟左右。

半小时后测体温,如体温在39℃以下,可取下冰袋和热水袋。

在擦浴过程中,若发现患儿有寒战、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擦浴。而对于新生儿,建议不要使用酒精降温。

提醒

这些方法对宝宝可能适得其反

除了用酒精擦拭身体是家长们惯用却又不太了解的方式外,还有一些育儿方式也存在健康隐患。西南医院儿科专家何念海举了一些例子。

用学步车教孩子走路

孩子长期坐学步车,没有经受爬的训练,以后很容易引发他的感觉失调。另外,孩子坐学步车后,全身的重量压在了下边,虽然他坐着,但他的重量压在了两只脚上。

所以,孩子在坐学步车时,往往是马蹄足的形状走,长期下来,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下肢畸形,或养成足内翻、足外翻的习惯。

防侧睡用枕头固定头部

市面上有很多防侧睡枕在卖,它用固定在枕头两侧的填充物,来固定婴儿头部,让孩子仰卧。

虽然这个办法可防止孩子的头部向一侧偏斜造成头部形状的不规则,但同时也阻碍了婴儿头部自由转动。

因为婴儿可能会在无意间侧卧或俯卧,这样一来头部无法转回来,就有窒息的危险。

另外,它还会阻碍婴儿翻身的早期自发训练,限制了婴儿卧床时的视野和追视能力的发展。

用红药水紫药水消毒

红药水含有重金属汞化物,目前已基本不用于日常消毒。紫药水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但婴幼儿皮肤娇嫩,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用。

如果要用,应注意紫药水的浓度不可过高,应限于0.5%~1%。过敏体质的孩子不要用紫药水。

烫伤后涂抹酱油或牙膏

在伤口上涂酱油、抹牙膏,不仅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对伤口的污染,也会影响医生对创面的判断。应立即用清洁的冷水冲洗受伤部位,等温度差不多降下来后,再用干净的布包扎一下,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为几个月大宝宝“把屎尿”

宝宝开始排便训练的时间,建议为22~27个月,不建议宝宝几个月大就开始“把屎把尿”。

因为孩子脊柱和髋关节等发育还不完善,长期保持“把”的体位,对身体发育不利,容易造成关节松弛甚至脱位。传统的“把尿”或“把屎”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造成痔疮的前



热点

推荐

订阅

订阅本站信息,我们将每周发送最新信息.

正在加载中......正在加载中...

知识百科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