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

怀孕是让人幸福和高兴的事情,可是整个怀孕期间,最辛苦的就属准妈妈了,她们不仅要承受整个孕期的不适症状(孕吐,腿抽筋,水肿,腰酸背痛,分娩阵痛),而且还要承受孕期检查所带来的不便。

在接近生产的时候,每个孕妈妈都需要接受内检,可能初次生产的孕妈妈,对此并不是很了解,有许多孕妈妈都感叹内检太过于疼痛和尴尬,还有她们会担心内检会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实,内检是分娩前必做的检查项目,而且内检是非常有必要做的,可以说是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保驾护航,下面,我们就通过孕妇内检过程及图解,来进行详细的了解了解。 

内检是妇科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应用窥器,进行阴道的相关检查,或进行阴道的内诊和三合诊等,没有明显的痛苦。

孕妇内检过程及图解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或平卧位,常规消毒外阴,铺无菌巾,导尿或排空膀胱。医师按常规洗手、戴手套、穿消毒衣,在产妇外阴消毒后进行检查。

检查医生站在产妇右侧或面向产妇,用左手分开小阴唇,右手以食、中指伸人阴道口向肛门方向挤压,必要时候全手伸入阴道,要求左手摸压宫底,右手仅手指移动触摸,不可用手或手腕移动,这样产妇不易感觉不适。

1、检查阴道:检查者一手戴无菌手套,以食、中二指沾无菌肥皂液少许后放入阴道内,触摸阴道的弹性、通畅度,有无触痛,畸形、肿物、后穹窿结节及饱满感。

2、宫颈:大小、软硬度、活动度、有无痒痛、肿物或接触性出血等。

3、检查子宫及附件:用阴道内手指将子宫颈推向后上方,使子宫体向前移位,同时另一手的四指放耻骨联合上方向盆腔内按压,将子宫夹在两手之间,来回移动,可查清子宫的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及有无压痛。

然后将阴道内二指移向侧穹窿,在下腹部的手也移向盆腔的一侧,在内外两手之间检查宫旁组织、卵巢、输卵管,正常输卵管难以扪清,卵巢有时可触及,压之有酸胀感。注意附件有无增厚、压痛或肿块,如有肿块,应进一步查清肿物的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与子宫的关系。 

内检可从阴道也可从肛门,肛检的话可以减少感染几率,但是没有阴道检查准确,阴道检查就是伸食指和中指进去触摸宫颈,看宫颈是否软,宫颈管消了没有(宫颈管就是宫颈原本呈管状,但临产后会慢慢变软增大像气球一样膨开方便宝宝出来),宫口开了没有,开了的话以手指去估算中间可以容纳几指。

还有可以了解胎儿的胎先露,看是不是头在下,入盆了没有,跟坐骨棘的位置(坐骨棘就是中骨盆位置,宝宝要通过坐骨棘位置出来),看看头在前在后啊,要不要帮助转头啊(就是枕骨的位置)。一般产程进展中大部分采用肛查,临产前阴道检查比较多.

内诊检查后,有一点点出血,要紧吗?会不会因此造成流产?

遇到这样的状况不要过于担心。妊娠后产科医生通常要为孕妈咪做1~2次阴道内诊。在内诊检查中,出现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情况并不严重,一般一两天就会停止。当然,如果出血多就需要及时就诊,但事实上一般也不会增加流产的机率。孕妈咪遇到这样的状况不要过于担心,正常的妊娠绝不会因阴道检查而流产的。

内诊检查前,孕妇要做些什么准备?内诊时会觉得很痛,有什么办法克服吗?

事先做好清洗工作,检查时做深呼吸。知道要去医院内诊检查前一天晚上,孕妈咪可以将外阴部清洗干净。有些孕妈咪以为要用洗液进行清洗,这倒没有太大必要,只要清水冲洗就可以了。对于内诊时感觉疼痛的孕妈咪,一般是因为检查时过于紧张引起的,在检查时可以做深呼吸,尽可能地放松自己,越放松越配合医生的检查,检查效果越好。

内诊检查有固定的检查时间吗?好像每个医院的检查次数相差很多啊!内诊检查一定要做的吗?

根据孕妈咪不同的身体状况来决定。一般建议,在准备怀孕前就应该做一次检查,了解有无炎症、宫颈细胞学检查,有问题在怀孕前及时治疗。怀孕后孕中期可进行白带检查,临产时根据需要再做内诊。但是如果孕期有阴道流血应进行阴检排查宫颈病变,有阵发性腹痛根据情况进行阴检了解宫口情况。所以,虽然内诊检查一般做2~3次,但也是根据孕妈咪不同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的。

内诊检查是医生将手指直接阴道进行检查,会不会造成感染啊?有点担心!

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医生进行阴道检查前会进行病人外阴部和自己手的消毒,带无菌手套,一般不会引起感染。阴道本身是通向外界的器官,阴道内正常也有细菌,况且医生用来检查的手套、器械,虽不是无菌的,但也消毒过的,不至于因为检查而招致感染。有的孕妈咪担心这种检查会造成感染或流产,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

小编的话:内检是分娩前的必检项目,由上文可以看出,内检是医生用来检看胎儿的状态,借此可以查清楚子宫的位置,形状大小,软硬度,判断产妇是否可以顺产的关键所在。至于内检的其它相关疑问,上文也做了详细的作答。有许多产妇担心内检会造成感染,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因为医生进行阴道检查前会进行消毒,而且会带无菌手套,所以,一般不会造成感染的可能性。

点赞 没用 路过
相关信息


热点

推荐

订阅

订阅本站信息,我们将每周发送最新信息.

正在加载中......正在加载中...

知识百科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