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乙肝肝硬化传染吗
我们都知道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都是具有传染性质的,那么乙肝肝硬化会传染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若肝硬化患者是长期感染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这种肝硬化是具有传染性的。这种情况下肝硬化的传染途径与病毒性肝炎的相同,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播,而像日常的一般接触,如握手、交谈、礼仪接吻、在一起共事等等,是不会导致乙肝或丙肝病毒传染的。
需要强调是:即使有传染性的肝硬化其有传染性的是肝炎病毒,而不是早期肝硬化本身。
由非肝炎病毒引起的药物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因而其肝硬化的患者及其家属不必担心传染性的问题,以免因不必要的担心而加重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但应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去除病因,最大限度的逆转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乙肝传染途径
近年,乙肝的传染通过医源性传播、性传播、肠道外传播明显上升。像一些平常的共餐、咳嗽、喷嚏、接吻、偶然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那到底是怎么样传染的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
1、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3、医源性传播: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5、昆虫叮咬传播: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毒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毒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2小时左右。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排除。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往年,母婴传播在乙肝的传播途径占有很高的比例。但近年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进行,以往由母婴传播乙肝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但同时医源性传播、性传播、肠道外传播却在明显上升,应引起警惕。
乙肝预防针
乙肝预防针就是通过向人体注射乙肝疫苗,使人体能够有效防御乙型肝炎。在注射乙肝预防针之后,乙肝疫苗能够迅速在人体中发生作用,刺激身体出现免疫能力,一旦乙肝病毒入侵,抗体就会立即产生作用,并将病毒清除。
在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适当注射乙肝预防针。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预防针就像是人的生活中的一把保护伞,它提供了足够的乙肝疫苗,控制了乙肝病毒的传播。新生儿如果及早注射乙肝预防针,基本可以保证将来不会患上乙肝。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筛选出来的,通过对这些血浆进行超免疫后,采集滴度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血浆,再用低温乙醇方法提纯而制得的血液制剂。
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具有感染HBV危险的乙肝易感者,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医务人员以及接触HBV感染者前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小于10IU/L的人群,例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
乙肝易感者在某种场合意外地遇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时,可以单独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感染乙肝的症状
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乙肝症状比较常见,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有时会有肝区(右上腹)疼痛,查体可有皮肤巩膜发黄,肝区触痛,化验检查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等等。慢性乙肝往往是症状、体征都不太典型,仅稍感乏力,容易疲劳,大多慢性乙肝是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慢性乙肝也有可能会有肝区胀痛不适的情况。有些病人的头发变细,尤其好似男性病人的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男性肝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另外,还表现为全身性皮肤瘙痒,皮疹,皮肤色泽会逐渐变得黑褐无光,病人指甲的甲床会变得混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甲”。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乙肝疾病的症状,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最后也是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可以远离疾病的危害。
乙肝炎的早期症状
除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其他各型乙肝均有轻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第三个方面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影响休息和睡眠,失眠、多梦等都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遭症状: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如粜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乙肝常有肝脏肿大。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质地变硬。晚期由于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多无明显肿大,以后可因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以及门静脉高压。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持续性进行性脾脏肿大提示肝硬化。
6、肝外表现:不少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或者是由于持续或反复黄疸,胆绿素在皮肤沉着所致。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称蜘蛛痣,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压之退色,常见于面部、颈部、前胸和手背。蜘蛛痣偶尔也可分布于全身。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甚至可误诊为乳腺癌,施行乳腺切除术;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些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乙肝患者症状的轻重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平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感觉的敏感性相差很大。另一方面,症状除了与躯体因素有关外,还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把握,还是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病,以免延误治疗。
点赞 | 没用 | 路过 |
上一篇:风疹传染吗下一篇:abo溶血检查有必要吗